電視是一件“日用品”,日用品的設計要符合人們日常生活的美學,它不僅僅要形式新穎,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出使用者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感知當鋪力和探索欲。
  燒水壺也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通的日用品之一,日本著名工業設計家柳宗理設計的燒水壺出色之處在於,他考慮了持壺者的手是不是舒適,倒水的動作是不是自然,水溫是不是便於保持,持壺者和喝水人看到這把壺是不是安心。柳宗理用一把壺的設計去解決設計者最難回答的四個問題:人與物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環境小分子褐藻醣膠的關係,人與內心的關係。他的作品朴實無華,但對細節的考究和對使用者的呵護令人贊嘆。就是這種實用主義美學的誠意,喚醒了顧客內心的平靜和持守,在生活與生產中保持了細膩、嚴謹、精緻、簡潔的美感。
  縱觀這兩年國內熱播的電視節目,不難發現中國的製作人也在嘗試用設計來開發中國觀眾對日常美的感知。親子節目《爸二手Manitowoc爸去哪兒》之所以大受好評,在於它細膩地呈現了父子倫理之美。現代社會發展,隨著職業分工的細化和職場競爭的激烈,家庭關係,尤其父子關係也面臨著愈加疏離的壓力,最簡單的父子關係應該是怎樣的呢?朱自清的《背影》和魯迅的《我們怎樣做父親》道出了中國人父子之間的情與理。而《爸爸去哪兒》還加上了“平等有趣”四個字,這就是一種進步。很多人在這種有趣的體驗面前冷靜下來,梳理生活的思路,認真品味親情倫理帶給自己的快樂。
  至於《爸爸去哪兒》,二三十臺攝像機同時拍攝五對父子做飯吃飯的場景,幾乎每期都有,這不是一種很笨的拍攝方法嗎?這樣的設計產生的效果是:父親汽車貸款的期待、孩子的滿足、享受一頓美食的幸福一覽無遺。這種“笨笨”的拍攝方法對節目設計而言是一個可喜的徵兆:光影的捕手們開始註重時間灰燼裡人的溫度和美學,它有著守拙成巧的魅力。
  優秀的節目都在激活日常感知力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新竹買房子《舌尖上的中國》里,味覺的背後是中國人辛勤的勞作,那寧波年糕的重頭戲為什麼要讓78歲的外婆來做呢?因為老外婆喚起的是家的守候和溫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里,聽寫背後是中國漢字的美感,也是學習中知不足而自反的感悟。《我是歌手》里,唱歌背後是職業的追求和永不褪色的專業精神。《中國好聲音》里,聽覺背後是對聲音的精益求精和青春的執著。平凡中有不平凡的創造,這是“專註的人”帶給觀眾的感動和共鳴。
  回想國內電視節目的潮流,技術上越來越向電影看齊,生產模式上越來越工業化,但在內容設計上呈現一種返璞歸真的趨勢,“工”的痕跡越來越少,“藝”的琢磨越來越多,它在嘗試幫助觀眾發現生活中真實的美,從而讓人產生探索和創造美的勇氣。科技與感性的結合一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打開微信,它的歡迎界面是一個人站在外星球上孤獨地仰望著美麗的地球,人對溝通的感知欲被喚醒,微信成了時下最受歡迎的聊天工具。
  可以預期,未來電視節目的競爭將是把握和體現日常美感的競爭。期待在與外來文化的接觸與摩擦後,本土電視節目能夠達到一種極致簡約、臻於完善的境界。
  (原標題:好節目要激發對美的感知力)
(編輯:SN0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v58ovsuq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